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戴珍珠耳環的女孩”
來源:免費百科全書“維基百科(Wikipedia)”
珍珠的歷史
序
珍珠被稱為“月之水滴”、“人魚之淚”,自古以來就吸引著全世界的人們。據說埃及在西元前3200年左右珍珠就已經廣為人知了,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在醋裏溶解後飲用是一段很有名的傳聞。
在中國有記載,西元前2300年左右,波斯在西元前7世紀左右,羅馬從西元前3世紀左右都有開始使用珍珠。
介紹一下被稱為世界最古老寶石之珍珠歷史。
古代的天然珍珠
世界最古老潜入大海收集珍珠的地區是阿拉伯半島。其中巴林島是採集珍珠的中心地。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歷代王朝都喜愛珍珠,且從當時的遺跡中都有發現不少的珍珠。
東亞的另一個珍珠產地是南印度。珍珠的產地在曼納爾灣,誕生出美麗的珍珠都是上獻給王朝。這也成為歐洲人知道東方珍珠的契機。西元前330年代的亞歷山大大王東征以及之後的東西交流。到了1世紀,古羅馬帝國的人們開始和印度進行交易,珍珠和寶石被帶到了羅馬。
埃及豔后和珍珠
埃及最後的女王克麗奧佩特拉有兩顆歷史上最大的珍珠。克麗奧佩特拉對羅馬的政治家馬克.安東尼說我可以舉辦一場前所未有的豪華奢侈的珍珠宴會。馬克.安東尼聲稱那是不可能的,於是兩個人决定較量一番。之後克麗奧佩特拉舉行了宴會,但與平時的宴會沒有什麼不同。馬克.安東尼揶揄了這件事後,克麗奧佩特拉便把耳朵上戴著的世界最大的珍珠耳環中的一個放進醋裏,把珍珠溶化,一口氣喝了。就這樣,這個打賭成了克麗奧佩特拉的勝利。
Jacob Jordaens 1653年
繪畫於1492年10月12日,降落在哥倫布的聖薩爾瓦托島
大航海時代的珍 珠
馬可·波羅在《東方見聞錄》中提到東亞的印度和日本可以捕到美麗的珍珠。
因此大航海時代的歐洲各國皆以東亞為目標。
1498年西班牙哥倫布第三次航行抵達委內瑞拉,發現了珍珠。於是委內瑞拉就取代了東亞成了新珍珠產地。
另一方面,葡萄牙的瓦斯科·達伽馬抵達印度,發現了珍珠。而且還進入了錫蘭島採集了珍珠。
就這樣,世界上的珍珠被收集到歐洲,並開始流通。
英國的珍珠奪取戰
1796年英國以錫蘭島(現斯里蘭卡)沿岸為殖民地,19世紀中葉取得了阿拉伯灣(波斯灣)的制海權。
英國統治的波斯灣是世界上最大的珍珠採集漁場。在東方,珍珠是王的證明,非常受歡迎,歐洲的王妃們也一樣。
伊麗莎白一世
喬治·高爾(George Gower)的《艦隊之戰的勝利》
日本的天然珍珠
古代日本也和其他國家一樣,是AKOYA珍珠的一大產地。古代的日本人把珍珠作為貢品使用,珍珠是日本最古老的出口商品之一。中國的「魏志倭人傳」和「後漢書」中也有日本珍珠的記載,可以從書中看出其歷史。
到了奈良時代,珍珠成了天皇衣冠束帶中不可缺少的東西,表現身分地位高的人們的象徵物。13世紀末的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錄》中也介紹了日本是黃金和珍珠的國家,歐洲人開始對認識到日本的珍珠。在那之後,日本開始了鎖國政策,在這段時間,珍珠的產地是日本這件事,被歐洲人遺忘了,所以也僥倖沒被捲入世界的珍珠爭奪戰中。
江戶時代的珍珠
江戶時代,和日本交易的中國人,荷蘭人看中了日本的珍珠。江戶時代前半期的珍珠產地是大村灣、鹿兒島灣、英虞灣,大部分日本人對珍珠都不感興趣,但產地的人都知道珍珠是交易品,大部分都是出口的。
江戶時代,AKOYA珍珠被用作藥物,隨著珍珠的需求,全國各地都開始採集AKOYA。其中,大村地區(長崎)以採取AKOYA為壟斷事業,作為輸出用、藥用,成為該地區財政收入之一。
明治時代的珍珠
1868年,日本進入明治時代,新生的明治政府面臨的是極度貿易入不敷出,提倡殖產興業,當務之急是賺外匯。在這種情況下,水產學的研究者將目光轉向了珍珠。以中國帶貝殼的半圓珍珠為靈感反復研究,1893年,禦木本幸吉成功養殖了附著在貝殼內部的半圓珍珠。那被稱為播種式,讓貝殼繁殖,再讓海女去捕穫。
1904年,由見瀨辰平、西川藤吉設計出了一種叫做「和平式」的珍珠養殖基礎原理,在核上附著外套膜形成珍珠的方法,成功養殖了正圓珍珠。
1916年藤田昌世在高知縣宿毛市實用化了超過5mm的大粒珍珠(當時)的養殖,確立了日本的珍珠養殖技術。
不為人知的高知珍珠養殖
藤田珍珠養殖成功,高知珍珠的名字傳遍了全國。但是,1920年8月,宿毛灣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洪水,養殖木排全部流失,海底變成了泥海,漁場接近關閉。出資人兼社長的林有三隔年死亡,在《宿毛人物史》中如下所述。“如果沒有大洪水,宿毛珍珠養殖事業就這樣順利發展的話,那到底會怎麼樣呢?”現在的珍珠界地圖應該完全被塗改吧,估計林王國已經出現了……宿毛是世界上值得誇耀的養殖珍珠的發祥地,但是因為中途中斷了,所以被禦木本珍珠奪取了名字,不論在世界各地,或者在國內縣內也沒人知道,真的是很可惜,有就這樣由高知的宿毛生產出的真圓珍珠就這樣遺憾地結束了。但是,只有在那裡誕生的珍珠,才能給世界的珍珠業者帶來衝擊。
宿毛灣
御木本巴黎審判的判決書(1924)
養殖珍珠和天然珍珠
日本的真圓珍珠從1916年開始正式商業生產。當時主流是5毫米6毫米,大部分都銷售到 海外。以比在倫敦和巴黎銷售的天然珍珠便宜的價格銷售。當時歐洲的珍珠商們認為,養殖真圓珍珠和天然珍珠幾乎分辨不出來,所以不需要區別珍珠,很多養殖珍珠和天然珍珠混合銷售。1921年倫敦爆出養殖珍珠混入倫敦市場的消息,引起了珍珠商和所有者們的不安和動搖。倫敦著名珠寶店發表聲明稱,將養殖珍珠銷售為珍珠是 虛假記載。養殖珍珠的騷動也波及到了法國,巴黎的珍珠市場一時被關閉。日本的真圓珍珠給歐洲的珍珠辛迪加帶來了衝擊,養殖珍珠的排斥運動開始發展到了法庭。但是,由於無法準確判斷天然珍珠和養殖珍珠,珍珠學研究者得出結論,養殖珍珠是真正的珍珠。1929年,華爾街股價暴跌,世界性大恐慌開始了。由於日本養殖珍珠的興起,歐洲的天然珍珠市場毀滅,巴哈林島和阿拉伯灣沿岸地區的人們失去了唯一的產業——珍珠業。
嘉布麗葉香奈兒和珍珠
天然珍珠在1930年價格暴跌,在歐洲一直處於無法交易的狀態。成為那個救世主的是嘉布麗葉・「可可」・香奈兒。香奈兒特別喜歡珍珠,她設計的Little Black Last和珍珠的組合成為經典,得到了女性們的壓倒性支持。但是,她也是在“服裝珠寶(仿造飾品)”這一領域流行的人。她喜歡的使用方法是將仿造珍珠和真珠組合使用。因此,真品和仿造的界限變得模糊,珍珠從特權階級的象徵變成了適合衣服的裝飾品。香奈兒華麗活躍的1920年代是裝飾藝術的時代,這個美術的潮流在巴黎、紐約、倫敦等地同時多發流行。藝術裝潢追求左右對稱的功能美,以標準化的商品為志向,這是批量生產時代的開始。日本的珍珠是統一規格和大量生產的象徵,最適合項鍊。但是,不管天然的還是養殖的還是仿造的,珍珠項鍊開始被重視起來。
戰前日本的珍珠出口產業
因珍珠項鍊空前絕後的大人氣,日本養殖珍珠的產量也急劇增加。雖受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曾一度减少,但在1938年創下了戰前最高產量的記錄。另一方面,珍珠的價格一直在下跌。1930年代日中戰爭激烈,國民被要求勤勞和節約消費,成為珍珠業界持續受難的時代。